EN

教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教务新闻  >  正文

讲述我所经历的主题报道(10) 代玲玲:胸中有全局,笔下有民情
作者:   时间:2022-12-05   点击数:

代玲玲:胸中有全局,笔下有民情


2022年11月30日,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讲述我经历的主题报道”系列课程第十讲于线上举行。本次课程由大众日报数据新闻工作室主任代玲玲担任主讲人。

本次讲座以经济报道为主要分析对象,重点讨论了媒体“为何做”和“怎样做”两个问题,拓展了“全局”和“民情”两概念的宽度。

代玲玲以“媒体的力量”为切入点,展示新闻报道能够做到的高度。她以孙志刚事件为例,讲述了媒体如何参与和推动了中国收容制度的废止,并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其巨大作用。代玲玲亲身经历的两次主题报道则让她对媒体力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第一次是对贫穷儿童来济过儿童节的报道,她从采访到记录全力以赴,用笔展现了世间温情。第二次是“外眼看山东”专栏的完善,她顺利采访了日本和韩国公使,为人们了解外国人眼中的山东打开一扇窗。而媒体能发挥这些作用,恰巧是因为媒体人的热爱与责任。

之后,代玲玲就“怎样提升新闻发现力和影响力”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看法。她特别强调了“新闻发现力”是指将前人没发现的事物和规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而当具体到经济新闻报道,新闻发现力和影响力又该如何提升?出于独特规律,总的来说,有价值的经济报道要做到“胸中有全局,笔下有民情”。细分来讲,以下三点较为重要。第一是把握形势变化,挖掘时代特征。“文章合为时而著”,“冬暖式大棚菜之父”王乐义的相关报道尤其体现时代性。第二是“通天气,接地气”,在上与下的结合上做好文章。代玲玲在此用图片举例——《大众日报》的某一版面不仅有外资信息,还有民生市场,符合多方需求。第三是把握规律、看准苗头、注重前瞻性。这说明经济报道不仅能提供信息,还能为市民经济活动的变化提供参考。

接着,代玲玲讲述了“今天我们怎样做记者”。大众日报的“融合转轴”战略对记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新媒体为主轴”要求记者做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在此基础上,记者应当坚守应该坚守的,改变应该改变的。她通过《一只耳的自述》《这一次,我们站在卫星瞰山东》两个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社会,媒体与新闻人要紧跟时代步伐,善于运用新技术、开创新形式,为受众带来传播效果好、百姓易接受的新闻产品。

第二节课,代玲玲又通过三组数据,为大家展现了大众日报在数据新闻领域所取得的探索成果。在过去的9个月,大众日报共推出76款新闻产品,注重多元可视化形式的呈现,涵盖数据新闻的全部类型。这之中,更是有一批优质内容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反响极佳。

最后,代玲玲特别强调了“数据要有力,数据还要‘活’”的发展方向。现在,群众就是网民,网民就是群众,想要做好数据新闻,就要坚持以数据赋能搭建“连心桥”,以数据拓展“新闻+服务”,以数据支持强有力的观点,让数据走进大众生活,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本次讲座由刘明洋教授主持。刘明洋教授对代玲玲表示感谢,并作出总结:当前各大媒体都在积极探索数据新闻的发展之路,在这样的新闻发展潮流下,我们要像讲座主题所讲的那样“胸中有全局,笔下有民情”,以敢创新、接地气、贴民生的踏实态度为今后的精彩报道做好功课、打牢基础。

                                                                     作者:刘怡欣 张荷子淳